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郫县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模式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10-10   查看次数: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郫县探索打破教师单位所有的用人制度,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统筹安排城乡教师资源,努力建立教师编制管理统一核定、定期调整、动态管理的“县管校用”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推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一)创新编制管理模式,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打破教师由学校所有的管理办法,将个人编制、身份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教师个人编制、身份管理与岗位使用相对分离,县域内所有教师纳入县教师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县管校用”。即县教师管理中心负责全面统筹教师编制、个人身份管理工作,学校负责教师的使用、培训、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目前,教师管理中心共管理2010年以来新进教师377名。今后,凡新招聘和引进的教师均由县教师管理中心统一进行编制及身份管理,双方签订聘用合同,县教师管理中心根据学校岗位需求派遣教师到相应学校任教,此举将有效破解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师资过于集中等难题。
   (二)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行教师县域统筹。打破“按校定编”的传统编制管理方式,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校规模定期核定教师编制总额,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根据核定的编制控制总额,设置学校具体的教师岗位数,由学校按岗位配备教师。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县域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有望逐步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配置。
   (三)拓宽城乡交流渠道,实行教师竞争上岗。在《教师法》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改变现行教师轮岗方式,畅通教师校际间交流渠道。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师资分布实际进行统一调配,教师人事关系与所在学校脱钩后,从根本上消除了教师在轮岗学校缺乏归属感、工作责任心不强和学科教师校际分布失衡等弊端。同时,通过加强教师在岗培训,建立教学质量与岗位管理挂钩等工作机制,较好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激发了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