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创新教师编制管理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郫县探索教师“县管校用”新管理模式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11-03   查看次数: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郫县在全省率先探索打破教师编制单位所有的用人制度,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目前,郫县已经有370余名教师进入县教师管理中心,未来三年内,全县4000名教师将逐步纳入该管理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打破“按校定编”的传统管理办法,实行教师编制全县统一核编、定期调整、动态管理的“县管校用”管理模式。县委编办根据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校规模定期核定全县教师的编制总数,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根据县编办的编制控制总数,设置学校的具体岗位数,学校按岗位配备教师。
    (二)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创新人事管理模式,在县教育局新设下属事业单位县教师管理中心,将县域内所有教师的个人编制、身份从学校剥离出来纳入县教师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学校只负责教师的使用、培训、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县管校用”,实现了教师个人编制、身份管理与岗位使用相对分离。
    (三)改革教师引进方式。一是按照“凡进必考”的要求和核准的教师需求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二是本着调整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从外地引进。招聘和引进的教师由县教师管理中心统一进行身份管理,双方签订聘用合同,并根据学校需求派遣到相应学校任教。现有的其他教师在条件成熟后逐步纳入县教师管理中心“县管校用”。
    (四)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按照“补紧缺、调结构、促均衡”的原则,在基本稳定、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城镇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任教;同时,组织农村学校干部、教师到城镇学校进修提高。对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且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交流到条件较好学校任教的权益,促进了教师交流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制定教师派遣制度。教师的派遣,由各用人学校根据岗位设置和教学需求向教师管理中心提出教师需求申请,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定后,由教师管理中心实施派遣。县教师管理中心与学校签订《教师派遣协议》和《校用协议》,对派遣期限、管理办法、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等内容都应予以明确。
    (六)改革教师考核方式。教师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含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两种形式,考核工作由用人单位组织实施,县教师管理中心负责监督,考核结果与教师个人的奖励性绩效挂钩,同时,作为教师派遣和使用的主要依据。
    二、主要成效
    (一)郫县教师编制“县管校用”打破了“按校定编”“教师一校定终身”的传统编制管理办法,实现了身份管理与岗位管理相分离,对行政区域内的师资力量实行了统一的调配和管理,最大化的整合资源,实现县域范围内教师的无校籍管理,切实解决了“校管校用”中教师轮岗交流没有归属感,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二)实现城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安排。通过教师资源的统筹配置、交流、互动,打破了“校管校用”中“优秀教师”过于集中的现状,根本上消除了教师在轮岗学校缺乏归属感、工作责任心不强和学科教师校际分布失衡等弊端,促进名校名师进新区、进山区,有利于城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