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成都市荣获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12-06   查看次数:

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与机构编制工作有机结合。对此,市委编办(市规服办)始终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拓展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始终坚持把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落实到基层;始终坚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为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提供保障。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实践,我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2011年11月23日,《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及2011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在上海正式发布,均衡发展的成都从3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击败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跻身“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也成为西部唯一在服务型政府总排名中名列十佳的城市。
    结合我市实际,市委编办(市规服办)在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围绕体制机制的创新,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改革工作:
    一、推进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
    2008年10月,我市在锦江区启动了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改革试点工作。锦江区以街道职能转变为核心,以彻底剥离街道经济管理职责为切入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四项配套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推进街道办事处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是街道办事处不再承担招商引资、协税护税、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统计等经济管理职责。二是组建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挂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社会建设办公室牌子,统筹协调全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调整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撤销经济科室,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科室。三是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其工作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平台、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为补充的社区治理模式。四是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社区管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和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等四项配套改革。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锦江区走出了一条加快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综合效益。下一步,我们拟在全市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二、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新都区作为我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系统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将各镇(街道)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大调解中心、群众工作办公室、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便民服务窗口进行有效整合,成立镇(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二是成立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站,将各职能部门按规定在社区设立的卫生服务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等各类工作站(室)以及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代收代缴等生活服务项目纳入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站管理。三是将9个区级部门的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23项管理权限和服务事项下沉到各镇(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将70项代理、代办服务项目交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站办理。
    郫县作为我市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县,提出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的总体思路,确定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并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制定了《郫县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二是建立完善“以事定编、以编定资、以绩定酬”的管理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坚持“五不养”。三是建立了以电子政务平台为依托,县、镇、村三级贯通,电子书屋、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并开通了服务专线,基本实现了网上办公和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涉农部门还做出了“一次呼叫、两小时到位、全程指导、免费服务”的服务承诺。四是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按校定编”的传统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教师编制统一核编、定期调整、动态管理的“县管校用”管理模式,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制度,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
    三、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4月,我市新津县花源镇被中央编办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25个改革试点镇之一。新津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形成了《新津县花源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与此同时,新津县按照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社会管理和加强公共服务为重点,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一是赋予了花源镇区域发展决策权、项目直接报批权、建设规划审核权和社会管理权,激发改革活力。二是完善财政投入和保障体制,增添改革动力。三是强化组织保障,选派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增强改革实力。四是积极探索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以社区经理、协调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为抓手的“1+3”基层工作运行模式,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网格化,公共服务优质化。五是创新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式,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引导镇域内的绿化管护公司、路政维护公司和花之源人力资源有限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创新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建立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我市积极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龙泉驿区探索建立了市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三合一”的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新津县创新“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将分散在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全部整合到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同时将各部门涉及的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全部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统一交易,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行政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行政监察。市委编办(市规服办)对我市和其他城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关于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并提前思考,为统一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拟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的意见》。
    五、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实现网上透明运行
    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我市深入开展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一是将行政权力进行分类,编制出权力清单,并在此基础上精简行政权力,截止2010年年底,共取消和调整行政权力549项,精简7.4%。二是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按统一规则进行编码,实行统一管理,凡是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权力,一律不得编码,凡是没有编码的行政权力,一律不得实施。三是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梳理、优化,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同时将行政权力的相关要素在网上政务大厅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四是市委编办(市规服办)会同市法制办全面清理规范了区(市)县行政许可类、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类事项,正在制定《成都市区(市)县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依法规范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