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现机构编制工作新作为,金堂县委编办聚焦数据共享、日常管理、业务服务、执行监管“四个重点”,以“四个转变”为驱动,助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数据集成共享,推动工作格局由“独舞”向“共舞”转变
持续加强机构编制数据管理,着力打破“口径多、指标杂”的数据壁垒,扭紧数据管理“纵向、横向、内向”三个方向端,推动工作格局由“独舞”向“共舞”转变。一是纵向对齐,上传数据到位准确。强化省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按照上级批复、“三定”规定核定情况,详细核准库内机构数量、机构名称、编制情况、人员情况等信息,严格落实库内数据季报、年报要求,并于每月初完成上月数据复核,确保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向上传达到位准确。二是横向标平,人员数据同频联动。强化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在人员信息指标管理上的横向沟通,按照人员信息指标“只有一套”原则,建立人员信息共享机制,统一机构编制、干部任免、人员进出、经费预算等审批流程中对人员信息指标的采集口径,适时开展联合核查、联合规范等专项行动,确保在人员信息管理上各条线同频联动。三是内部理顺,管理数据统一规范。强化编办内部对机构编制数据采集、统计、输出的全流程规范,按照机构编制数据账“只有一本”原则,整合各室、局、中心独立使用的数据指标、口径,规范9项指标类别和30余项指标选项的统一表述,建立标准化台账管理体系,制定印发数据联动流程规范,明确标准格式、填录要求、责任分工等标准,推动机构编制数据管理由各自运营向有机组合转变。
二、管理提档升级,推动工作角色由“数库”向“智库”转变
持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着力破解“碎片化、粗放化”的管理问题,抓好日常管理“东西找齐装成库、摆放有序找得到、使用得当用得好”三个着力点,推动工作角色由“数库”向“智库”转变。一是档案电子化成库。将涉及上级批复、机构改革、机构编制核定等纸质档案资料进行逐一扫描,生成电子档案9000余件并整理成库,按照各部门(单位)、镇街沿革定制分卷并建立目录索引,逐步实现“一键回答数据是多少、数从哪里来”。二是职责条目化成库。以职责“最小单位”“事项”为切入点,探索将部门(单位)、镇街“三定”规定明确的职能职责、责任清单明确的履职行为、重点领域划分的职责边界细化成若干条相对具体、明确、便于操作、易于考量的“事项条目”,整编成库并设置索引关键词,逐步实现“一键回答职责在哪里、事项是什么”。三是综合管控数智化框架成型。探索建立机构编制“数智评估库”,优化县机构编制人事信息化网络平台指标,为录入机构编制、职能职责、实有人员、任职实配等数据留足接口,进一步扩充“数的容量”,优化平台展示功能,为全面直观了解机构编制基本情况提供可视化屏显,进一步放大“数的感观”,优化综合分析功能,利用算法快速过滤庞大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升“智的体感”,逐步实现“一键回答综合情况是怎样、优化方向在哪里”。
三、服务提质增效,推动工作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持续提升机构编制服务质量,着力化解“多次跑、来回跑”的办事难题,将“互联网+”理念深度融入机构编制业务,推动工作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一是法人证业务“只跑一次”。以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为依托,制定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赋码业务办理指南11项,明确法人证业务从申请、受理、审核、核准等流转环节实行全程线上办,并建立“定员联系、专号呼叫”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力度,有效实现法人证业务审批办理“不见面”,只需领证“跑一次”。二是人员出入业务“少跑几次”。以县机构编制人事信息化网络平台为依托,优化形成82项人员信息标准化采集指标,实现全县各类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实名制登记,将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部门所有与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设计为42个标准化串联式工作程序,各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实施网络化分布式管理和审批,以“线上信息跑路”缩减人力成本,有效实现人员出入业务办理从“各部门来回跑圈”到“少跑几次”。三是机构编制调整业务“一次不跑”。以政务交换系统为依托,编制印发县委编委工作规则、县委编办工作细则,明确县委编委、县委编办各自职责任务、审核审批事项、报批审批流程、会议制度等内容,编制印发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工作规范,明确业务办理对口联系科室、流程环节、要件等要素,开启“线上提交动议申请—编办组织审核评估—线上印发审议决定”快速办理通道,有效实现机构编制调整业务“一次不跑”。
四、监管从严从实,推动工作站位由“合格”向“过硬”转变
持续加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建设,上好“事前、事中、事后”保险栓,推动工作站位由“合格”向“过硬”转变。一是事前预防划好制度约束“高压线”。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政策,健全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汇编中央省市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40余件,完善20余项业务制度规范及示范样本,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选编送组织、人社等部门参考查阅。二是事中控制筑牢监管校核“安全堤”。建立“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监管、部门(单位)自查”的三级监管体系,层层传导监管压力,建立“实时智控”监管机制,利用平台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各项指标数据在流程审批和流转过程中自动更新,变更的历史数据和审批操作人员及IP地址自动记录,比对到的异常指标自动亮灯,建立“月账单”校核机制,每月度进行1次核账,全面校核机构编制基础信息和变动量,并以纸质档案形式加以固化,目前已形成月账单17本。三是事后督导织密跟踪反馈“防护网”。对监测到的满编、满职数单位,进行“编制锁定、人员只出不进、干部只减不增”预警,并通过自然减员等方式逐渐消化,对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联合督查督办,确保“负面清单”动态清零,对公众监督拓渠道,主动公开举报网站、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建立健全投诉回访机制,分领域设置业务咨询建议专员专号,不断改进跟踪管理工作方式方法。(金堂县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山东省泰安市委编办考察学习新都区机构编制工作
【下一篇】: 武侯区委编办多措并举 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