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聚焦问题开良方 靶向发力出实招 郫都区着力破解教师资源不足难题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4-26   查看次数:

近年来郫都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稳步提高。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购房入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全区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对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增加,目前全区教师资源总量不足、结构性缺编问题严重,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缓解教师编制资源压力郫都区坚持以创新思维开拓工作路径,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机构编制源头性资源的作用,以更好地满足全区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一、探索岗编适度分离,深化“区管校用”

一是实行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制定《郫都区教师“区管校用”暂行管理办法》《郫都区教师“区管校用”考核办法实施意见》,由编制部门根据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核定全区教师编制总数,教育主管部门在核定数内对编制进行统筹安排,打破了“按校定编”“教师一校定终身”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建立动态补齐机制,依据全区生源变化对教师编制进行动态调整,近三年核增教师编制300余名,为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编制保障。

二是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将教师的个人编制、身份从学校逐步剥离收归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学校只负责教师的使用、培训、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区教师服务中心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并根据各校需求派遣教师,实现了教师个人编制、身份管理与岗位使用相对分离。目前全区区管校聘教师共有1700余人。

二、聚焦结构性缺编,努力盘活教师队伍资源

一是畅通教师校际间交流渠道。实施《初中段教师统筹交流三年攻坚计划》,破除教师在学校之间交流轮岗的体制性障碍,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间交流由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校教师的余缺情况拟定交流方案并组织实施,不再申报用编进人计划。教师交流工作完成后,及时报编制部门更新完善编制实名制人员信息。

二是创新三级统筹交流。实行教师在校内、街道区域内、跨街道跨校三级交流模式,采取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初中段教师向小学段流动、富余学科教师跨区域师资相应短缺的薄弱学校流动,极力化解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矛盾。目前,全区有效统筹教师交流100余人,取得了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历史性突破,为今后的跨学段交流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是建立三项配套制度。强化激励保障,在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向交流教师倾斜。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交流教师到岗、任教情况监督,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调整岗位、评优晋级、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强化责任追究,把教师统筹交流纳入学校目标考核,推进教师交流常态化。

三、创新管理体制,试行“两自一包”

一是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印发《公办中小学推行“两自一包”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公办中小学试行“两自一包”即自主管理、自主选用、经费包干的管理改革,推行“编制+编外”的中小学师资总量配备模式。

二是着力推进简政放权。逐步将教师人事权、资金使用权、教学组织权等放给学校,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责权对应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郫都区委编办 供稿)


图片已损坏